此为防盗章, 请支持晋/江/正版 苗铁牛对着一旁的林伯说到,林伯愣了一下,这么大数字算起来怪麻烦的, 短时间内肯定算不出来,不过大概的概念他还是有的。
“这还用算吗, 如果按亩产六千斤算, 咱们这粮仓里的粮食恐怕一点都不剩了,还得倒欠粮食局米粮, 就算粮食局肯让咱们拖欠,在下次收粮前,咱们村里的人都得饿着肚子干活了。”
林伯思索了一番说到, 以往也有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 没有达到最低的交粮标准, 这种情况下粮食局也是允许拖欠的,只是量不能太大,而且下次收粮要立马补上, 通常这样的情况下,连喝稀得都是件幸福的事。
“林会计讲的大家也都听清楚了,这弄巧的事, 隔壁那龟蛋都知道,我苗铁牛会不知道吗,我今天被领导批评了一整天, 我为的难道是自己, 我苗铁牛今天要是自私点, 为了在领导前挂个名声,我照样可以学人家报一个漂亮的数字。”
苗铁牛说的吐沫横飞,脸都涨红了,拿着那扩音喇叭,声音大的围场外都听得见。
“可是我苗铁牛始终记得,我是咱们第二生产的的大队长,是乡亲们推选出来的大队长,我要对咱们第二生产大队的每一个队员负责人,我宁可被领导批评,也不愿咱们村任何一个人饿肚子,即便因为这件事,领导不满意,把我苗铁牛给撤了,我苗铁牛,也绝不后悔。”
这一番激情飞扬的话说的全社成员热血沸腾,有些感性的,甚至开始偷偷摸摸抹起眼泪来。
多好的队长啊,多么淳朴善良的队长啊,底下的社员一个个眼泪汪汪的看着站在讲台上头,正义凛然的苗铁牛,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信服过上头那个男人。
你说有这样一个为了社员的幸福,宁可被领导批评的队长,他们还要求别的做什么呢,就像是隔壁那个傻缺,报了五千多的亩产,接下去全社的人估计连糊涂粥都喝不上呢。
这一晚,这村里大多数人都认定了,以后苗铁牛就是他们的大队长,其他任何人上位他们都不认,连赵青山那派系的人都忍不住有些动摇,他们这心里想啊,真要是赵青山当上大队长了,能像苗铁牛那样正义凛然,那样一心为民吗。
那保准不能啊!
苗铁牛也没想到,自己这一番即兴演讲居然收获了一大票村民的忠心,此刻看着底下人的欢呼拥护,还有些飘飘然。
苗翠花也坐在底下,怀里抱着的,自然是她的宝贝孙女。
看着自家大哥自得的模样,苗翠花撇了撇嘴,还是那句话,他们两兄妹谁不知道谁啊,如果不是旱灾那件事,他大哥保准也会学着其他队多报些产量,虽说不会像隔壁生产的那样过分,可是报个两三千斤还是有的,哪会像现在这样一分不多,全掐下来。
看他现在嘚瑟的,苗翠花看着都觉得眼睛疼,赶紧看了看怀里白白胖胖的小孙女洗了洗眼睛。
不过这事也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着今年的新麦还能省下不少,接下去一段日子,再努力种田,等着旱灾的到来,苗翠花相信,他们一定能扛过去。
再不济,她家还有小仙女呢,这小仙女在天上的亲爹还能看着小仙女饿死不成。
苗翠花无比慈祥地看着怀里的乖孙女,顾安安此时盯着上头讲话的舅爷,听了他的话后终于松了口气,这气才刚松呢,就忍不住打了个寒蝉,以为是夜间风大,往奶奶的怀里又缩了缩,舒服的打了个小哈欠。
******
接下去的日子,这小丰村的村民过得那叫一个畅快。
这食堂的粮食,虽说吃不上干的吧,好歹也是稠的,偶尔来一顿饺子,肉馅的待遇是没有了,里头就是白菜或是韭菜的,偶尔加点鸡蛋,吃的村里人干活都更卖力了。
尤其是看到河的对面,那些个前段日子,因为受了上头的表扬,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的第一大队的社员,现在有气无力,一看就是没吃饱,在懒懒散散在地里干活的模样,这挥锄头都更带劲了。
瞧他们队长多好啊,这一天天瞅着河对面的人,苗铁牛在村里的威信,无形间更高了,看的赵青山直牙疼。
因为不知道这旱灾什么时候到,苗铁牛一时间摸不准,只是将地里的农作物全都替换成了玉米,红薯,土豆之类更耐旱的植物,而且玉米之类的农作物亩产量高,在旱灾饥荒的时候,比水稻更有价值。
这玉米浑身都是宝,这玉米可以烤着吃煮着吃,玉米粒晒干磨成粉可以长时间储藏,还能榨油,玉米秸秆可以用来烧火,也可以粉碎做牲畜的饲料.……
乡下孩子,没什么吃食,就在大人收玉米的时候,掰那已经成熟的玉米秸秆,通常大一点的,有经验的孩子会帮忙挑选,这玉米的杆子要挑那些粗心的,颜色不能是那黄色或是青色的,那说明没熟,要选紫红色的玉米秸秆,吃法就和啃甘蔗一样,把皮撕下来直接啃,玉米秆的芯嚼完可以直接咽下去,味道清香甘甜,所以每年收获玉米的时候,不仅大人开心,孩子也像是在过节一般,成群结队地在收获玩玉米的玉米地里到处挑选那些看上去好吃的玉米秸秆。
有时候那些个馋嘴的大人,都会在农忙至于啃上一根,这一整天干活都更有力了。
红旗社区第二生产大队干的热火朝天,其他生产队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为啥啊,为的就是那被虚报了产量,交上去的粮食啊。
农民干活,最要紧的就是力气,这吃不饱,哪里来的力气干活,而且这今年的天气,从入夏以来就变得格外奇怪,以前这夏天热归热,好歹还会下几场雨,可是今年从六月以来,接连两个月了,一滴雨都没瞧见,眼看这河面的水见天的减少,这稍微有点见识的老把式,都忍不住开始着急了起来。
这天,怕要是不好了。
这小丰村今年主种的是玉米,只有部分水田种了水稻,春玉米四月下旬播种,八月中旬左右收获,这天气干旱的厉害,不过玉米对水的需求量也不是那么大,社员勤劳些,按时去河里挑水灌溉,这地里的玉米虽然没有往年长得好,有些焉哒哒的,但至少这收获还是能保证的,其他队种的多是水稻,这对水的需求量就大了,夏天日头大,这些日子还是连天的干旱,几乎地里一浇水,十几二十分钟后这地里的水就全蒸发了,水稻没有水怎么长大?
苗铁牛这些日子就隔着那条已经下降了大半水位的河,看着对面三石村那枯黄的水稻,眉头越锁越紧。
他不是那种自私的人,也知道旱灾的事兹事体大,从来就没想过瞒着其他人,早在这播种的时候,他就和其他几个村的大队长吱过声,说这隔壁几个省,尤其是h省,从今年一月以来就出现了重旱,让他们以防万一,种些耐旱的植物,可是没头没尾的话,谁愿意听呢,有几个和苗铁牛交好的大队长倒是听进去了些,也多划了些地中玉米,可对面村的唐强是他死对头,因为交粮的事被他们村的人私底下抱怨,看见他恨他还来不及呢,哪里愿意听他的,一意孤行依旧种了水稻。
因为预言的事儿,顾建业在外头出车的时候格外注意其他省的情况,原来,这旱灾在其他地方,早就已经出现了苗头。
今年年初,h省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三月后,中部和西部部分省市也出现了严重的旱灾,这次的灾害,恐怕不是局部的,大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谁都不知道旱灾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这粮仓里的粮,够不够度过这次的难关。
苗铁牛听外甥说完这个消息后就去了县里,可是县里的领导不当回事,觉得那只是别的地方的旱灾,和他们这儿没什么关系,也没早作准备,哪想到,进入六月,这旱灾的雏影,还是在他们g省出现了。
苗铁牛看着对面村的村民受罪,这心里一点开心都没有,只是替他们发愁。可是这样的时节,他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了,更重要的是顾紧自个儿村的,哪还有多余的精力管别人。
开春的时候国家上交了那么多粮食,总不能看着农民活活饿死。
苗铁牛看着对面的田地,只能在心底安慰自己,等真撑不下去了,上头的救济粮总是会下来的。
那样一个娇娇弱弱干不了活的女人,也就公公婆婆还有老三把她当做宝,换到别的人家,非嫌弃死不可。
不过王梅也知道这里头正在生孩子的三弟妹在这个家的地位不一般,她也就偶尔嘴上打打机锋,不敢说的太过分,不然,不用爱妻如命的老三怼他,光是公公婆婆的怒火,就够她吃一壶了。
现在是1957年,这里是g省涟洋县小丰村的一户人家,里头正在生孩子的,是顾家的三媳妇顾雅琴。
说起来,这顾家在小丰村,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顾家的老爷子是当年的抗日战士,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役,抗日战争结束后,老爷子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立过两个二等功,四个三等功,现在因为当年在战场上受过的暗伤退下来了,可是每个月的工资丝毫不比那些工人来的差,而且老爷子虽然提早退休了,当年在部队的人脉还留着,老爷子是个精明的,轻易不会动那些关系。
顾宝田和媳妇苗翠花生了三个儿子,老大顾建军娶了邻村的姑娘王梅,也就是刚刚开口说话的那个女人,两人现在生有一儿一女,顾向国和顾红,老二顾建党也早早娶了妻,他的妻子田芳和王梅是同一个村的,这些年生了三个女儿,顾秀,顾春,顾丽,可能是因为没有儿子的缘故,几个媳妇里面,田芳最不讨苗翠花喜欢,而且这两夫妻都是锯嘴的葫芦,不会说话,只会埋头干活,在顾家,地位是最低的。
老三顾建业,也就是那个在产房外焦急等待的男人,他是顾家三个儿子里最讨顾宝田和苗翠花喜欢的,嘴甜会说话,人又精明,顾宝田唯一一次动用那些人脉,就是给这个儿子在县城的运输队找了个工作。
顾建业和媳妇顾雅琴已经有了两个儿子,顾向文和顾向武,是对双胞胎,模样只挑父母好的地方长,玉雪可爱,性子又和顾建业一般,机灵活泼,是孙子辈里最讨两个老人喜欢的,现在,他们即将再次迎来第三个孩子。
说到这顾家三房,就不得不提一下这老三媳妇顾雅琴。
当年,顾宝田撇下刚刚怀孕的妻子和两个还未长成的儿子,毅然决然加入了□□,奔向前方更危险的战场,在那里,结识了许许多多日后肝胆相照,有过命交情的兄弟,其中,有一个,就是顾雅琴的父亲,在一次被日寇埋伏的战斗里,顾雅琴的父亲为了挽救大多数兄弟的性命,将□□全都缠在身上,冲进了日军的阵营里,并且引爆了□□,消除了大半的埋伏兵力。
所有活下来的人都很感激顾雅琴的父亲,在战事稍缓,一群人回了他的家乡,想找到他的媳妇和遗腹子,并替他好好照顾他们,可惜,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只听到了他媳妇跳河自杀,徒留下一个出生没多久的女婴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