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都市青春>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正文卷 第452章 满脸阿谀的年轻人

正文卷 第452章 满脸阿谀的年轻人

  

(额,不好意思,这才发现最近5章的序号都是错的,果然是刷题刷到脑子不好使了么?)

如果说城口是双庆地区最穷的县,那么城口最穷的地方就是沿河乡、双河乡、周溪乡、明中乡、治平乡这几个乡。

而这些乡的地形、物资特产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通点:它们是城口七镇十七乡中离县城最远的几个乡。

还是那句话,在大巴山腹这种道路崎岖险恶的地理环境下,不管你的物资有多丰富,一旦位置过于偏远,运输成本过于高昂,你就失去了足够的投资开发价值——这些地方连从山顶/山腰下到山底都需要足足走上大半天的时间,就别提到县城需要花费的时间了。

所谓穷则生变,既然种子化肥的价格年年看涨,待在乡里面务农越来越没有出路,那么这些地方的村民想要混口饭吃,现阶段最理想的出路就是……外出务工!

可是,要想外出务工这种看似极为寻常的事情,对于这个偏远山区的村名来说,却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的事情。

由于受教育的水平普遍不足,这些村民们外出后最主要的出路就是充当餐厅服务员、农民工、棒棒、保安等基层劳动岗位;

可是巴蜀地区本来就是国内人口密度首屈一指的地方,在国内开始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现在,到处都遍布着从乡下进城谋生的人,哪怕是月工资仅有三百的洗碗工岗位,往往也都有一票子人盯着,哪里有那么容易找到工作?

其次,就算你通过老乡的门路,给包工头递了烟,成为了无数人眼红的建筑农民工;但是华夏的房地产行业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和摸索,各种套路早就层出不穷,冒着人身危险在工地上辛辛苦苦干上一年,只拿到一小半钱或者干脆拿不到工钱的事情在当下虽然不能说很常见,但也绝对不稀奇!

于是乎,面对着各种各样来自山外的未知风险,由LY政府牵头搞的那个“西才东输”的计划,简直是这些偏远乡镇村民眼中的金馍馍。

要知道,LY政府提供的那些务工岗位,虽然说工资未必比得上那些号称“月收入过五千”的农民工;

但是……胜在稳定,而且不用担心血本无归啊!

再说了,对于这些村民来说,一个月大几百甚至近千元的工资,已经是他们以往难以想象的巨款了——在这个“种地=亏钱”的年代,待在村里,别说月收入近千了,年收入近千都是种奢望!

所以,在同村第一批走出去“吃螃蟹”的老乡们寄了一两次信回来之后,每当那家LY劳动中介公司再发布招工信息,便有无数的村民蜂蛹而至,希望自己能成为下一个“飞上枝头”的幸运儿。

………………

此时,“齐鲁万顺劳务中介有限公司”的副总赵波也很苦恼。

作为L(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