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铸投商贸大BOSS最出名的其实并不是其草蛇灰线的战略布局,而是其精准到可怕的商业趋势预判。
因此小会议室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杨铸对咖啡行业的预判分析,生怕错漏掉一个字。
看着所有人都看着自己,杨铸一脸淡定地继续说道:“第二次新浪潮,从全世界范围内来讲,其实在三十年前就已经逐步出现了,并且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但在咱们国家,却只是前年,也就是99年才开始埋下的火星;虽然出现的晚,但从观察到的迹象来看,其汹涌速度堪称凶猛!”
三十年前?
99年?
林可染若有所思,似乎隐隐明白了杨铸所指的是什么:“你是说……连锁手工咖啡店品牌?”
杨铸点了点头:“没错,第二次浪潮就是具有工业化特质的连锁咖啡店品牌扩张!”
说完,杨铸有些感叹:“我说过,商业其实是一个不断轮回-升级-轮回的过程,而其底层逻辑依旧脱不开马兹洛的需求理论;”
“撇去西方世界不谈,单说咱们国家;随着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年,在生活水平急速提升下,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不愁温饱了;”
“人嘛,总有着天然的劣根性;既然不为吃的发愁了,总归要干点什么来寻求一点优越感,用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牛逼;”
“因此在这个时候,某些能凸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消费行为就很有市场了;从一开始的穿西装,到接下来的吃洋快餐、再到后面的吃西餐、买汽车、名表明包等等;其本质都是在咱们国家西学东渐环境下,大部分消费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心态;”
“而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咖啡行业的话……在整个华夏基本上都完成了咖啡的品类教育,速溶咖啡已经随处可见的时候,你猜消费者会更加倾向于哪种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林可染脑海里浮现出当初杨铸关于新品咖啡研发时的那些言语,脱口而出:“当速溶咖啡已经变得随处可见的时候,那些先锋消费者自然要拉踩一下别人;要么开始选择更【专业】的咖啡产品,要么就干脆去咖啡厅里喝现磨咖啡,用以证明自己这个弄潮儿更加高人一等!”
杨铸点了点头:“没错!”
“但是做过商业的人都知道,领先一步叫先烈,领先半步才叫先驱;”
“由于咱们国家对于咖啡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依旧不高,品鉴能力更是近乎于没有——当然,放在整个世界而言,不管是茶、咖啡还是酒,其实真正懂的人永远是那么一小撮;”
“因此,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级咖啡店和品牌要么就是因为受众基数太少难以扩张,要么就是其实际价格明显高于普通消费者心理预期而无从扩张;”
“这就(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