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道:“当日曹兵势猛,攻围徐州,承蒙大将军垂救,遣孙、徐二位将军领兵前来,方使曹操退兵,亦让生灵免于涂炭。”
“陶公卧床不起时,屡屡感念大将军恩德,又言今世道纷乱,王纲不振,风雨飘摇,方有群雄并起,各据一方。又叹己身老迈,二子不才,无能庇护徐州老幼,唯在身后,将徐州委托给大将军此等当世人杰、社稷之臣引领力扶,方可瞑目。”
“望大将军不弃,愿于麾下觅一良士,肯怜悯百姓疾苦,掌管徐州此地,陶公才能安心入棺进土。”
最后一句一出,堪称石破天惊,除对尸身并不在意、现代思维的燕清外,在座人脸色皆不禁微变。
为了避免出现吕布怀疑有诈,拒受馈赠的情况,陶谦竟直接命部下停棺厅中,暂不发丧,用舆论去推促此事。
徐州百姓不可能不听闻此讯,定会对身虽已死、却始终顾念为当地百姓谋求福泽的陶公感恩戴德,痛哭流涕。
而各阶人士也当看清了陶谦的坚定态度,对即将入主徐州的吕布势中之人,更不敢妄做行动了。
拿发丧一事来恳求吕布接受,陶谦的决意,不可谓不强了。
燕清的想法则很简单:陶谦在请彼时在公孙瓒底下效力、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对徐州颇为渴求的刘备接管时,可是足足请了三次的。
换成对这一地的需求毫不迫切、几乎是将双方地位掉转过来的吕布,不出狠招,怎么显示得出诚意呢?
糜竺说完,退后一步,居然直接叩拜下去,深深恳求道:“如大将军所见,您曾问的那第三物,便是陶公毕生心血,偌大徐州。竺斗胆,还请大将军莫拒陶公遗愿。”
“布已知情,糜别驾请起。”
吕布听完,高深莫测地点了点头,请糜竺起身,重新落座后,将信展开,逐字逐句地仔细读下。
沉吟片刻后,吕布客气道:“事关重大,布且须斟酌一二,还请糜别驾见谅,候上……”他原想多要上几天,可思及陶谦的棺木还停在府衙未曾下葬,就临时改了口,“一日,可好?”
知吕布定要跟帐中幕僚商榷后再作决断,又身为有求于人的一方,尽管内心着急,糜竺也不可能提出反对,识趣地告退了。
等糜竺一走,下人亦飞快退下,将厅门闭合,吕布毫不迟疑地看向燕清,意欲问策。
燕清却未留意到吕布的殷切目光,而是头一个看向了郭嘉,习惯性地问道:“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摇了摇重扇,悠然道:“陶公深明大义,将州让于似主公这等贤才治理,自是好事一桩。”
又立即以扇掩面,用只有燕清才能模糊听清的音量轻轻道:“就是陶公祖的家眷,极其金贵。何止价值连城?已是价值连州了。”
燕清差点被他的俏皮话逗笑,好歹忍住了,(本章未完,请翻页)